上篇分享的博文,讓大家再次嘆為觀止,神的即時性印證,可以何等全面。本篇則是為大家詳細分享《無間道》系列當中,原來早已隱藏了大量指向性的印證及共同信息。
《無間道》系列的零碎印證
同樣是《無間道II》中,由黃秋生飾演的黃Sir,在調查反派倪家的案件時,提及了一個日期,「下星期3,14日」,這句對白中再次出現了Pi的數字314,而劇情當中,正是這一天,黃Sir教唆謀殺黑幫頭目倪坤的惡行被揭露。
當看回《無間道》系列的電影主題,正是講述一個不斷重複循環的因果報應,而電影當中又多次出現了和圓周率 Pi 314 的共同信息,這正好對應了「專輯285」所提到, ”What
goes around comes around”是一個不斷重複,「善惡到頭終有報」的定點。
5-《無間道III ─ 終極無間》當中,出現印有共同信息數字318的郵箱,對應 2018年3月18日,Eddie 科林舉辦的《The
Legacy.傳承》畢業禮,同時,Legacy的文化密碼,也是318。
6- 系列中最重要的兩位男主角,本身也隱藏了許多與錫安教會有關的共同信息。
飾演劉健明的演員劉德華,生於1961年9月27日;
兩位演員現在的年齡,剛好都是57歲,並且是早一個月的話,梁朝偉都仍未到 57歲生日,剛好在兩集「曼德拉效應專輯」推出的7月份,才正式對應日華牧師目前歲數
57歲的共同信息。
《無間道》三位主角名字的印證
7- 兩位演員的英文名字同樣特別,劉德華的英文名是Andy,梁朝偉的英文名是Tony,
英文名字開首字母A及T,又剛好對應了Alef & Tav創始成終的奧祕。
8-《無間道 I》的兩位男主角,是梁朝偉與劉德華,但當去到第3集《無間道III ─ 終極無間》之時,則增加了一個角色,由香港演員黎明飾演,成為片中第三位男主角。
《無間道 III》的敍事方式頗為特別,所有關於梁朝偉的劇情,均為過去式,是經已發生的事件,所有關於劉德華的劇情,都是現在進行式,亦即是正在發生的事件;而黎明的角色,卻安排夾在兩者之中,既會跟過去的梁朝偉相遇,亦會跟現在的劉德華交手。
當我們細看這三位演員的名字,與及《無間道 III》所設計的敍事時間軸,過去式的梁朝偉,同時出現於過去與現在的黎明,加上現在式的劉德華;
會赫然發現,梁朝偉名字的第一個字 ──「梁」,劉德華名字中最後一個字 ──「華」,
加上夾於兩者中間的黎明,大家有否想起,黎明這個詞組,根本就是指「日出」的時分,
非常震撼的組合,成就了完美的鐵證,確定《無間道》系列的誕生,必然是為著成為錫安的共同信息。
9- 《無間道II》,即經典對白「出嚟行,遲早要還」發生曼德拉效應改動的一集,電影片長為119分鐘,也是對應詩篇119篇的2019年,確實,電影推出多年後,正好來到今年,才為到「曼德拉效應」的新里程揭開序幕。
看過以上眾多共同信息與及非凡印證之後,以下,我們會作一總結。
神即時性印證傳達的信息總結
「2012信息」播出至今,正如「曼德拉效應專輯285」提到,正是三年又三年,三年又三年的
9年,而播出「專輯285」當日,更是7月21日,亦即是錫安教會著名的「雙氧水事件」23週年當日,更是 4794 的起始點;
當兩者合起來,就是4794 加上 923信仰巔峰的組合;無怪乎神選擇於當天,透過「曼德拉效應專輯」,以及期間發生的一系列超凡印證,向錫安教會發出
Oracle神諭的信息。
神宣示了祂才是掌管世界的王,也讓我們肯定,縱然是洪水泛濫之時,神仍坐著為王。
另一邊廂,同樣是7月21日,香港發生了震驚全世界的「白衣人」襲擊事件,
事實上,這正是當日「曼德拉效應專輯」中,《無間道》故事的主要橋段。
何出此言呢?
錫安教會的923信仰巔峰,對比街上的黑白混戰,就正如《無間道 II》的宣傳句語,引用了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巨著《雙城記》中,描寫「法國大革命」的經典名句「這是最好的時代,這是最壞的時代」,
說明人性的光輝及醜惡同時彰顯,印證錫安教會9年前所預言,人性兩極化的局面。
現時,社會出現勢不兩立的混亂場面,廣義來說,應驗了日華牧師分享「2012信息」之初,
個多月來,每當鼓吹「反逃犯條例修訂」人士遊行,最常使用的字眼,就是「出嚟行」,因為遊行,根本就是集體出來步行的舉動;但當時間來到
7月21日,「專輯285」播出當晚,不論是警察、白衣人、黑衣人,全都成為了輸家;在此,《無間道 II》經典對白的含義,不言而喻。
我們更透過以上種種印證,確切看見,神與錫安教會的對話,經已進到即時回應的程度。
什麼是「曼德拉效應」?
「曼德拉效應」Mandela
Effect 是指一些人、事、物件的現實狀況,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,但凡出現這個現象,就稱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,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,正如現實所見,他於2013年離世。但是,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,他清楚記得,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,經已在監獄中離世。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、葬禮的電視片段,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。
當這個說法提出後,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,表示有相同記憶。從此,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,就會被標籤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
相關連結
2010-2012 恩膏引擎全力開動:「曼德拉效應經典電影對白轉變專輯」印證篇(3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