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集「曼德拉效應專輯77」,會分享所有指向錫安教會的共同信息,以及現今的曼德拉效應,其實如同偵探小說的劇情一樣,一些高智慧的殺人兇手,為了證明自己擁有高度智商,都會刻意在兇案現場留下線索,以此挑戰查案的偵探。
2015年初開始分享的共同信息,正是這種現象,所有共同信息,不論以任何形式製造,它們都並非單單擁有自身的存在目的,更重要的是,向目標人物留下線索,讓對方得知自己的身分。
可是,《回到未來》隱藏的共同信息,基本上只是針對錫安教會的弟兄姊妹,對外間的人根本毫無意義,即使詳細解說當中的奇妙印證,亦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。就如一間旅行社舉辦特別活動,9月1日生日的人可以免費環遊世界,對9月1日出生的人,當然是極大震撼,但對於其餘日子出生的人,只是掃興而已,因為與自己毫無關係。
《回到未來》出現類似錫安劍的標誌,只有錫安教會的肢體會感到震撼,其他教會的肢體,當然毫無感覺。
電影中出現多個與錫安教會息息相關的日期,例如︰7月21日、9月1日、10月21日,雖然都是對錫安教會非常重要的日期,但對外間的人而言,就如中獎條件並非自己的生日般,根本事不關己。
當電影因為希臘神話而連繫到天馬座,再按照《星際‧啟示錄》將天上星座以鏡面倒置方式貼在地球的原則,發現香港就是天馬座的心臟地帶。隨後更產生一系列,天馬座行動、玫瑰園計劃、時間中的絕對存在和923的共同信息。以上種種印證,明顯是幕後人物,早於1985年拍攝電影及上映時,已預知同年有一間教會,於1985年開辦,並於往後的33年間,在這些日期經歷最重大事件,成為錫安教會最戲劇性的轉捩點。
一個個共同信息的線索,指出背後的主角
可是,這一切對外間的人,仍不會產生任何共鳴,對於非錫安教會會員的人,仍是無關痛癢、毫不切身。
又例如︰時間中的絕對存在的信息中,日華牧師分享地上指向新婦住處的伯利恆之星星圖,發現代表伯利恆之星的尖沙咀鐘樓,不論外形和顏色,都如同日華牧師於加拿大留學時所住的宿舍。並且,鐘樓亦是《回到未來》出現閃電而時空穿梭的場景,明顯,最能夠切身感受這一個印證,就只有日華牧師本人。
此外,日華牧師一生的所有住處,都帶著共同信息,例如︰駿發街隱藏數字13和天馬的共同信息,福年新樓所隱藏,代表神話語的廚師的必嘉街(Baker Street),代表以看太陽當作食物信息的獲嘉道(Walker
Street),代表美國拉線4794海里,五月花號船長名字的溫思勞街(Winslow Street),代表錫安新歌的曲街,指向4794英里拉線,代表中國蕪湖市的蕪湖街,以及同樣指向4794英里拉線,代表馬來西亞馬六甲的馬來街。
並且,今天與大家分享到,亞瑟王的石中劍傳說,指向錫安劍的共同信息。
以上各種指向新婦住處的共同信息,對外間的人都是風馬牛不相及,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是錫安教會的會員,從未試過經歷每星期一同聽主日信息、一同切實執行和實踐這些真理,隨從神帶領錫安教會所有行動,作出各種愛神愛人的抉擇,所以,他們並不會有任何感受。
但是,這一切共同信息,明顯都是一群可以掌控歷史的幕後神秘人物製造,他們一直專注地,在歷史留下指向這唯一群體的線索,指出這群體正是錫安教會。
小結
原來,所有指向錫安教會的共同信息,甚至現今的曼德拉效應,其實都是偵探小說的一位高智商主角,在不同場合,留下指向唯一答案的線索。而這人物,說穿了,其實就是被提後成為了新婦的錫安教會,因為世上只有我們自己,才能夠打開及明白這些線索的真相。
相關的文章:
共同信息共同指向錫安ID身分
補充篇:香港天水圍所隱藏新婦住處的共同信息
266、1881商場、Walker,接連不斷的共同信息
備註:
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Mandela Effect?
「曼德拉效應」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、事、物件的現實狀況,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,但凡出現這個現象,就稱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,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,正如現實所見,他於2013年離世。但是,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,他清楚記得,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,經已在監獄中離世。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、葬禮的電視片段,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。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,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,表示有相同記憶。從此,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,就會被標籤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
相關文章:曼德拉效應(一)前言-幻變的現實
《曼德拉效應系列》前導預告
相關影片:
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── 曼德拉效應系列 08
時間:50:32 - 56:13
266、1881商場、Walker,接連不斷的共同信息
備註:
「曼德拉效應」Mandela Effect 是指一些人、事、物件的現實狀況,與大部分人的記憶印象不相符,但凡出現這個現象,就稱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 這效應名字的由來,是來自有關前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實際個案,正如現實所見,他於2013年離世。但是,原來早於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,他清楚記得,曼德拉於80年代的時候,經已在監獄中離世。提出的人能夠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道、葬禮的電視片段,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。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,竟然得到大量網民回應,表示有相同記憶。從此,當現實與人們的集體記憶出現不相符,就會被標籤為「曼德拉效應」。
相關文章:曼德拉效應(一)前言-幻變的現實
《曼德拉效應系列》前導預告
相關影片:
錫安教會主日信息 ── 曼德拉效應系列 08
時間:50:32 - 56:13
資料來源:
「錫安日報-聯絡我們」
Facebook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